2015-07-06小编:逍遥手游网
顾名思义,“请吃饭”就是一款陌生人之间以约饭为借口进行社交的产品。使用请吃饭,用户可以花费信用发布约会,也可以报名别人发起的约会,请吃饭将线上交友转移到线下。
做真实的半熟人社交关系
目前市场上做社交的产品总摆脱不了“约炮”的概念,在请吃饭创始人刘刚强看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以正常交流的渠道,也就是说现在的社交app并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
刘刚强表示,请吃饭要做的是真实的社交关系,是直接见面的,让用户发现现有社交圈之外的事情。
“我们想象一个概念,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其实是一个半熟人的社会,而半熟人社会对于如何拓展社交关系是很有限的,要不同学要不同事。”刘刚强认为,请吃饭可以让用户认识更多的人,未必是基于男女的,也可能是其它行业或者只是对于人猎奇心理的满足,场景是很多元化的。
请吃饭的用户年龄层在20到29岁之间,男女比例大概是6:4,目前已拥有超过1000万的注册用户。请吃饭在用户信息保密方面也做了一些机制的设置,比如说用户要参与一个吃饭的机会,只有约会双方能看到,其它人是看不到的,或者男生发约会时,可以让女生带一个闺蜜等来降低用户的心理门槛,让大家更好的接受这种环境。
对线下交友来说,免费未必是正确的选择
对互联网产品来说,大部分产品会选择免费或者是低门槛的进入方式,而对请吃饭的用户来说发布吃饭机会是需要花钱的,这样做的原因是希望看到发起人的诚意,屏蔽掉目的不纯的人。
请吃饭将线上的用户转移到线下,用户发布约会时是需要信用的。信用的积攒方式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付费(一块钱一个信用值),一个是行为,比如约会成功,别人给了好评了,都可以积攒信用。
刘刚强透露,通过付费请吃饭目前已有收入,但他们更多是希望付费能够成为门槛。而对于为什么选择钱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不是对于身份证或者真实身份的验证,刘刚强坦言,一是团队人员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运营成本会限制产品的扩张。总的说来,请吃饭想做的就是用增加付费门槛,用支付信用体系的方式让社交的诚意度更高。
对于约饭软件来说,酒托饭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请吃饭对这方面在技术上也做限制:第一,支付方式的限制,用户发起约会时有两个选项,我请客和AA制。第二,用户约饭的地点都是在平台上公开的,有一个公开的餐馆选择库。
除了增加付费门槛,请吃饭后台也设置了一套自己的标准,针对用户发布的一些虚假信息和目的不纯的邀请进行过滤,对害虫型用户进行封号等措施来保证约饭的安全性和用户更好的体验。
约会成功的关键是:匹配
龙配龙凤配风,对于线下约会来说,刘刚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约会、结婚多数都是有阶级的,一般很难跳出去。基于这个原理,我吃饭尽量匹配的是属于同一阶层的人,让用户能够找到和自己同一阶层的对象。
此外,对用户的个人资料也会进行一些匹配,还会加上一些目的性的东西,比如我是一个学生,想参加一个老乡会。请吃饭的好玩之处就是让用户能够发现一些新的社交关系。
关于未来的拓展,刘刚强也透露,关于餐厅这一块,可以做热门餐厅的导入和商户合作等。同时,除了吃饭之外,用户的个人兴趣,对于吃的一些数据的收集都是可以挖掘的。在商业模式方面,除了信用值的充值之外,请吃饭未来还会考虑和商家分成、竞价排名等模式。
对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网友,请吃饭可以一试,毕竟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约饭,两个陌生人相遇必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